冬去春来,天气转暖,街上的“口罩族”多了起来,公交车里许多人喷嚏不断、涕泪横流。他们可能患上了季节性过敏。
春季空气中花粉种类繁多、浓度较大,如果不加控制,小小的过敏不容忽视。因此,对待过敏,应“知己知彼”,不可“轻敌”。
风起花粉扬,过敏“偷袭”忙
季节性过敏俗称花粉症,一般多在春秋两季发作,多数都和树木、杂草花粉有很大关系。每当季节变化时,患者就会出现皮肤瘙痒,红肿等典型症状。
其实,除了花粉这个“罪魁祸首”,螨、动物皮屑、真菌、食物等也是常见的过敏原,容易引发过敏。
此外,气候变化与空气潮湿度改变可能会影响花粉引起的季节性过敏症状。一般来说,症状晴天重、阴天轻,下雨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,雨过天晴会再发甚至更重。
过敏“酿成祸”,有人躲不过
“过敏现象虽然是偶然发生的,但过敏一旦发生,这种机制就会如影随形,不会再离开你的身体。只要一接触过敏原,就呈现出过敏症状。”
一般认为,患过敏性疾病的人常常具有过敏体质,这是遗传基因决定的。但是,具有过敏体质的人不都会得过敏性疾病。而原来不是过敏体质,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也有可能突然过敏。
温馨提示:预防过敏,可以通过环境控制和隔离,防止接触花粉,比如,戴风镜、口罩,使用花粉阻隔剂,关窗,净化空气等。春季尽量少去树木繁茂的公园、郊外,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有条件的家庭可装空气过滤机。